我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具有地域色彩,而且具有不可忽视的节日、节气特点。
在不同的节日、节气,都会有一种代表性的饮食文化,它们跟古代历史文化风俗有这不可分割的关系,也是古代文化遗留至今的一种体现,具有传承的价值意义。
小暑食新:尝新米
小暑“食新”,简而言之,就是在小暑时节去吃新米,所谓新米,指的是农民新收割的稻米,因此,“食新”,也表达了一种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
“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食新的地域特征
在小暑食新具有地域特征,其中尤以客家人为代表,这与他们曾经的经历有关。
据说,客家人当初因战乱,不得不从中原不断南迁。
由于许多平原良地被土著或早先来到的居民占领,客家人只能靠山居住,在山区开荒造田,大都生活比较艰苦,一日三餐靠稻米煮成稀粥充饥,或以茨粟杂粮作为主食,要想吃顿干饭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食新的古代特点
食新作为一种保留至今的节气特点,在古代时,也有同样的尝新米习惯,并且搭配匹配匹配新酒食用,可取“六六福”之意。
古人将后稷(黄帝玄孙,帝喾嫡长子)奉为“谷神”,人们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做成饭祭祀谷神,然后尝新米、喝新酒,谓之“六六福”。
尤其是北方人,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吃食和献给祖先,而且还习惯在这天用新米做粥喝。
小满三候是什么 小满养生注意事项
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气候特点以及来历和意义,这对于人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播种农耕上面,因此了解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小满作为其中之一,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三候,这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
小满三候
二十四节气当中,每个节气都有三侯之分,每一侯所带来的气候特点都是不同的。
“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是说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
第三候原写的是小暑至,后来《金史志》改为麦秋至。
虽然时间还是夏季,但对麦子来说,却到了成熟的“秋”。
如《月令》中说:“麦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
小满为四月之中气,故易之。
秋者,百谷成熟之时,此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生活起居
在小满节气到来之后,气温会明显感受到身高降水量增多,不过在早晚期间气候仍然会比较凉。
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保持心情舒畅
在小满期间养生最应该注意心情,保持愉快的心情才是最有效的。
小满时气温升高,人们也易感到烦躁不安,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胸怀宽广,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Bing。
气温不断升高,人们一般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Bing症。
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
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ouxiangwuxing/547.html
- 上一篇: 腊月初七有什么禁忌 合理安排交好运
- 下一篇: 腊月十一有什么风俗 祭祖扫墓祈求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