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像讲解> 正文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吃粽子的来历

2023-06-10 07:07:02 暂无评论 头像讲解

一说起粽子,身为中国人脑海中第一联想到的,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并且是首个被选入世界非遗文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其中一直就是食粽,正所谓民以食为天,端午节的粽子有什么故事来源吗?

食粽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起初深受楚怀王新人,但后再其他朝臣的挑拨下,屈原被流放边疆,公元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秦国率兵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后,屈原得知消息后,悲愤交加,写下绝笔作之作《怀沙》,然后带着对国家的怀念和悲痛,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后世同样忠诚爱国的百姓,缅怀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于是纷纷把糯米、咸蛋、肉类等各种食材抛入江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变,逐渐变成了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这些食材包成粽子食用,以此来来纪念屈原。

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由来。

中国各地花样食粽

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

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我国不同地域粽子有不同的形状,品种各异,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端午食粽相关禁忌

忌冷食忌多食。

粽子需要趁热吃,因为粽子主要由糯米构成,支链淀粉含量极其高。

糯米加热后,支链淀粉会糊化,有利于被消化酶分解,更易消化;而一旦冷却,淀粉会老化回生,分子间凝固加强,不容易被消化。

不宜多食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黐牙和不易消化,如果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

因此正常人每次也要少吃一点,食粽的同时可搭配匹配匹配蔬菜、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泻或腹痛。

端午节挂五彩绳是什么意思 祈福避祸带来好运

五月五是端阳,吃粽子撒白糖。

这首童谣说的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在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都有不同的习俗内容。

但是有几样固定的习俗,是全国通用的。

其中就有挂五彩绳。

祈求带来一年的好运

对于中国的很多文化习俗来说,寓意其实大部分都是大同小异。

都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祈福,以及对于灾祸的避免。

五彩绳也不例外。

在端午节佩戴五彩绳具有祈福纳吉,辟邪,祈求带来一年的好运和健康,送走一切的烦恼和忧愁的美好祝愿。

它更像是人们的一种信念,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

而且五色绳常常用来佩戴在儿童的身上,其实也就是为了儿童能够茁壮成长。

主要涵义

五色绳既然承载着人们的信念,那么编制五彩绳就十分的讲究。

五彩绳必须有青、白、红、黑、黄这五种颜色组成。

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Bing强身,使人健康长寿。

所以五色丝线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

佩戴讲究

既然编制五色绳有讲究,那么佩戴五色绳也是有注意事项的。

必须要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就系上,否则就会不太灵验,而且五色绳不能任意扯断或者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扔在自己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 。

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其实也就是意味着灾祸邪害都被大雨冲走,留给人们的都是好运和福气。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jj/314.html

猜你喜欢

博客主易学乔一老师
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 320 发表文章
  • 32548文章浏览量
  • 2900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