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像讲解> 正文

正月十三上灯是孩子的节日吗 上灯为迎接元宵佳节

2023-06-29 07:08:02 暂无评论 头像讲解

我国对于节日的重视程度可谓是最高的,节日体现的不仅仅是我们先辈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敬重,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是元宵节的准备阶段,也被我们称为上灯,这天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贩叫卖着花灯的售卖。

十三准备上灯

充满花灯的夜晚除了元宵节在,就是过节的前两天了,正月十三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被称为“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

十三风俗滚龙灯

对于上灯节的风俗习惯是我们熟知的,春节玩滚龙的习俗已传承了一百多年,一般为期四天。

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

试灯这天傍晚,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首次上街。

华灯初放时,龙灯开始上下穿行,四处盘旋飞舞。

街道两侧,家家悬灯,各家各户焚香放炮。

接着,滚龙、花蓝、故事灯、走马灯、鱼灯、狮子灯、兔子灯、蝴蝶灯、金瓜灯都上了街。

这时路上各色龙灯川流不息,各样彩灯闪烁辉煌,一直要闹到三更以后,方才收灯,次日再接着玩灯,直到十六日圆灯。

多做圣虫迎元宵

在农村一些地区,会有做圣虫的传统,不过十五未出年门。

”正月十三,各地农村多有制作“圣虫”的习俗。

这一天,村里的妇女们三五家凑在一起,一起和面、裁剪、雕刻、蒸煮,作春节的最后一“忙”,迎接元宵节。

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圣虫”便在这些扛得锄头摸得铁锨的巧手下出炉,圣。

圣虫之圣,谐剩,升,圣虫宴,寄寓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步步高升的美好愿景。

正月十三上灯有什么说法 放鞭炮辟邪消灾的寓意

运气是所有的人都希望拥有的,每一个人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运气,特别是自己想要去达到自己的目标的时候,都会去了解自己家乡当中的各种习俗,在新的一年里面。

也会坚定自己在新的一年当中的目标。

上灯放鞭炮

鞭炮最早是由于驱逐怪兽年所形成的一种活动。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会放鞭炮,虽然鞭炮非常的吵闹,但是却象征着红红火火。

它也寄托了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人们常在过年的时候烧爆竹,而爆竹又有驱魔、辟邪、消灾的寓意,所以在后来的传说里,“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恶魔,而家家户户的爆竹声,就是为了驱赶“年”这种怪物,正月十三放鞭炮则是为了迎接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的到来。

灯头日

在正月十三的这一天是有非常多的民俗活动的灯头日便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习俗活动,也有非常多人庆祝这个节日。

被称为“灯头生日”。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

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

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

祭祀关公

在一些独特的地区,他们会进行祭祀关公的活动,关公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没有那么的重要,但是对于特定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而祭祀关公所用的一种叫“添碟子”的贡品您见过吗?一粒粒饱满的大黄豆被排成一溜溜屋檐,各种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被竹棍嵌接,一层层码在由几个碟子驾起来的造型上,最后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台楼阁,这就是长安区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添碟子”。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jj/469.html

猜你喜欢

博客主易学乔一老师
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 474 发表文章
  • 48596文章浏览量
  • 2919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