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像生肖> 正文

端午节浸龙舟水的寓意 驱邪祛凶引福

2023-07-11 07:02:02 暂无评论 头像生肖

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习俗活动,而在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饮黄酒,是大家的必备项目,而每一个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的寓意,赛龙舟为纪念屈原、挂艾草为驱邪辟佑、饮黄酒为辟邪解毒,那浸龙舟呢?

浸龙舟寓意吉祥如意

端午前后(小满至夏至期间)下的雨水,被人们称为“大吉水”,有驱邪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雨与龙是联系在一起的,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上,行云布雨。

在自然天象上,仲夏期间正是苍龙七宿飞升正南中天之时,在《易经·乾卦》爻辞中曰:“飞龙在天”。

在仲夏端午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一带交汇,一般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

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

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龙舟水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赛龙舟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的贤能大臣。

一心为楚国百姓谋求安稳生计,却在抗秦时期遭到出国其他大臣及贵族子弟强烈反对,因为屈原被流放沅和湘流域。

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跳钟馗祛凶引福

跳钟馗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也称“嬉钟馗”。

在民间,“钟馗”被人誉为是驱鬼逐邪之神。

跳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

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端午节画额是什么意思 画王以驱邪

端午节也可称为端阳节,2006年端午节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不仅在我国,在世界上也有广泛的影响,许多国家也都有过端午节的习惯,端午节与春节、清明、中秋等并列为中华四大传统节日,因此有非常多的习俗活动。

雄酒画额趋避虫毒

相传端午节时为“五毒虫”的一年中最活跃的时间点,为了驱避毒虫,于是就有了在端午节时有画额习俗,最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

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Bing延年。

饮雄黄酒可辟邪解毒

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端午饮雄黄酒十分盛行,雄黄,作为药物,历史悠久,药性:味苦、性温、微辛、有毒。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Bing魔都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Bing。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端午饮雄黄酒传说

相传在屈原投江后,百姓们为避免屈原被江中鱼龙所食,便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

当时有以为老医生端来一谈雄黄酒,说要倒入江中药晕鱼龙,保护屈原。

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

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sx/561.html

猜你喜欢

博客主易学乔一老师
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 560 发表文章
  • 58338文章浏览量
  • 2930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