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会有着历史的传说,比如中秋节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七夕节有着牛郎织女的魅力传说,而端午节又是根据屈原的传说而来的,可见节气一般有着它的历史内涵或者神秘的色彩,给节日本身增添了许多的魅力。
重阳节习俗
在每年的农历的九月九日就是我们的传统的重阳佳节,在中国人的印象之中,,“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
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节传说
重阳节传承到现在,有着它的一个传说,是节日的内核,据说东汉时期,有一个名为桓景的汝南县人,父母患瘟疫都去世了后来他孤身一人上山拜师学艺。
学了一身功夫下山,让村里得瘟疫的人全部上山一人给一杯菊花酒,后来瘟疫除掉了,桓景赶走瘟疫的故事一直被流传至今,也被人纪念。
其实重阳节日也代表着一种信念,当时的人民没有发达的医疗技术,是桓景的出现带给了人民希望,让人有了一种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重阳节敬老
因为重阳节的时间是在农历的九月九日,九九也有长久长寿的意思,在中国人尊老敬老的传统下,重阳也被确定为敬老节。
每年重阳节,人们都会给家人或者长辈带去真切的问候,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重阳节一直是属于民间的老人节,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意为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就正式成为了一个敬老的节日。
重阳节是祭祖节日吗 重阳节又叫什么节祭拜祖先祈福消灾
每个节日的庆祝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怎么过节一般是根据各个地方的不同具有不一样的活动,所以会形成很多的地方特色。
重阳节是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虽然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过重阳,但是对节日的称呼以及过节习惯确实有所不同的。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历史悠久,实际上任何一个节日都是经过历史长久的演变,满满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友书》中明确写道,重阳的饮宴:岁月来了,九月九日突然重复。
九是阳数,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认为适合长久,所以享受宴会。
重阳节又称祭祖节
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但是也是一个祭祀的节日,在我们众多的节日中,重阳节跟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节日的主题差不多,都会举行祭拜先人的活动。
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
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季秋纪》:“(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的宴会发展来的。
拜神祭祖及求长寿、饮宴等,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重阳节的其他别名
重阳节除了祭祀以外,还有许多的民俗活动,根据地方的不同会有习俗的不同。
在古时候也是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的,正因如此很多诗人都在重阳节写下思念亲人的诗句。
重阳节还有着许多别名称呼,包括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晒秋节、敬老节、九九重阳等等,因为重阳节是九月九日举办的,而且有着登高、晒秋、祭祖等等节日习俗。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jiugong/191.html
- 上一篇: 大年初八吉星高照 顺星节祈求平安顺利
- 下一篇: 2022年2月22日百年一遇的说说 经典浪漫表白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