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宫观象> 正文

腊月初六哪位仙过生日 普庵祖师圣诞

2023-06-25 07:04:02 暂无评论 九宫观象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是一年之中最后的一个月份,在这个月份中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腊八节、小年夜、除夕等,而在古代腊月又被称为祭祀之月,是王公贵族们祭奠先祖的月份,因此此月也有很多禁忌,腊月初六这天是佛教中普庵祖师的诞辰。

腊月初六普庵祖师圣诞

腊月为农历十二月,阴历十二月初六为佛家普庵祖师圣诞。

自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西竺佛教经像传入中国后,中国寺院供奉的便是四大天王、十二圆觉、二十诸天、十八乃至五百罗汉之类的西天佛像。

普庵(1115-1169),南宋僧,属临济法系,乃江西省宜春人,俗家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即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

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铃记云:南山有个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

普庵祖师简介

普庵,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世居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即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

唐时,精通风水的司马头陀和尚,曾到此地,并留下铃记云:南山有个七星嶂,亥脉宜丙向,面前峰秀似悬幡,佛祖不为难。

果然,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11月27日,余坊村一户余姓人家室内祥光烛天,隐现莲花,普庵出世了。

六岁时,其梦见有僧点其胸,醒来但见胸前有赤点大如樱桃,知非凡物,遂出家拜慈化寺正贤和尚为师。

一日,正贤授普庵《法华经》,普庵却说:“诸佛玄旨,贵悟于心,数墨循行,何益于道!”一番话显示出普庵对佛道与众不同的领悟。

诸佛菩萨圣诞(阴历)

正月初一日:弥勒佛圣诞[1] 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二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佛涅槃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廿一日:普贤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十五日:佛吉祥日——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庆(即南传佛教国家的卫塞节)五月十三日:伽蓝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圣诞六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此日放生、念佛,功德殊胜七月十三日: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廿四日:龙树菩萨圣诞七月三十日:地藏菩萨圣诞八月廿二日:燃灯佛圣诞九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九月三十日: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十月初五日:达摩祖师圣诞冬月十七日:阿弥陀佛圣诞腊月初八日:释迦如来成道日腊月廿九日:华严菩萨圣诞 另外还有浴佛节、盂兰盆节、无遮会、藏传佛教节日(传大召、传小召)。

腊月初六有哪些习俗 地域特色浓郁忌讳多

中国的习俗因地区、地域、族群等呈现不同,比如北方过年吃饺子,南方过年流行吃元宵,这就是不同地域造就的不同习俗,腊月作为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本身习俗比较多,不同的地区当然会存在不同的习俗,在腊月初六这一天也不例外。

祭祀之月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会被称为“腊月”,其实跟自然气候因素并没有多大联系,而是更多的跟“祭祀”有关。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腊月需要祭祀祖先,又要祭祀众神,为岁终的祭名。

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

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东北“杀猪菜”习俗

其实在腊鱼初六这天并没有统一的习俗规定,因在腊月中,在这天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可以做任何跟祭祀有关的事情,比如烧香、准备过年要用的食物等。

在东北地区,每逢年节或喜庆日子,都有吃“杀猪菜”的习俗。

杀猪菜,相传最早源于满族人在隆冬时节杀猪祭祀祖先的习俗。

后来,每逢秋收农忙之后,雇主家都要杀猪庆祝,将猪肉和酸菜炖成一锅,慰劳辛苦了一年的农户。

意为一年农事结束,可以回家过年了。

因为是杀了猪做的菜,所以称之为 “杀猪菜”。

小心谨慎犯忌讳

因腊月本身就有很多的忌讳,一个不小心还会惹怒祖先和神仙,所以需要注意的有很多,初六作为腊月中的一天,这些忌讳也是需要避免的。

整体而言,这些忌讳包括不搬家动土、不随便说话、不吵架、大年三十不往外扫垃圾、欠债要还清等。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jiugong/433.html

猜你喜欢

博客主易学乔一老师
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 435 发表文章
  • 44584文章浏览量
  • 2915建站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