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三个名字看起来一样的节日,但是其实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认识度上来看,上元中元的认知度比较高,这两个节日都有放灯的习俗,但一个放的是天灯,一个放的是河灯,不同的灯有着不同的代表意义。
放河灯寓意
中元节放灯与元宵节放的灯意义是不一样的。
中元节放灯一个是可以把家里闹事的“阴灵”以及霉运弄在天灯上带走,而且是越远越好。
所以如果别人家的天灯落在自家范围的话,就很忌讳了,需要重新放出去。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鬼节这天放天灯,可以带领自家先人飞升极乐世界,照亮飞升的路。
总之,都可以看做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愿。
放河灯流程
中元节放河灯是比较简单的,河灯可以购买,也可以自己糊好各种形状、五颜六色的河灯放到河上。
放河灯,是悼念逝去的亲人,祝福活着的人们的一种方式。
中元节放河灯放几盏都可以,一般会为每个过世的人一盏河灯,也就是说想要祭奠几个人就放几盏灯。
汉晋以后,宗教的影响日益扩大。
南北朝时期,汉武帝崇佛,倡导水地法会,和尚在放生池中放置河灯。
这样一来,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就延续了下来。
中元节禁忌
中元节在民间说法是鬼节,鬼节的忌讳就比较的多,千万不要犯了忌讳。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阴灵,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尽量不要夜游。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4、忌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阴灵的食物。
5、忌乱踩冥纸,冥纸是献给阴灵的祭品忌乱踩。
在古时代,七月半是民间的祭祖节,是追怀先人的一个节日,并没有诸多禁忌,这些所谓禁忌是在节日发展演变中后世附会的。
中元节放河灯的由来 怀念先祖表达祝福美好之意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话,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关于同一个传统节日或者风俗习惯,可以有不停的说法、寓意与历史传说。
为何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其实可以将其归结为时代、历史演变、无史料可依等多方面的客观因素。
放河灯的由来
中元节放河灯的由来,严格意义上将,还是跟怀念祖先、表达美好祝福的寓意有关。
相传,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可追溯到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当时只是僧人在放生池里放河灯,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人们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的美好习俗。
唐肃宗于759年诏天下设放生池81所。
北宋真宗在1016年定佛诞日为放生日,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届时举灯玩月,放河笙歌,“僧尼道俗盆养供佛”。
宋代道教得到提倡,规定中元节各地燃河灯、济孤魂、放焰口、演目莲戏,不少诗人留下杭州西湖放灯欢腾的诗篇。
此后,放河灯在七月半举行并随道教、佛教传播而流行全国。
这一天,人们在家设酒馔、烧纸钱祭祖,到寺庙、道观参加放河灯等法会或法会活动。
放河灯的“超度”寓意
中元节俗称鬼节,因此在这天放河灯的话,还带有一种超度亡灵的意味在里面,特别是那些溺死在水中的孤魂野鬼。
很多溺水而亡的孤鬼,为了投胎,一般会拉人下水让其溺死,来换取自己投胎的资格。
民间就用“放河灯”的方式为它们超度,希望这些水鬼能不再受苦早日投胎,免的危害人间。
传说二是,人间的河与丰都鬼城的河相连,人们把对先人的思念以及对地藏王菩萨说的话都通过河灯,带到阴间。
河灯的造型设计
农历七月十五放的河灯有很多的造型设计,它们从材质到外形有各种严格的选择与样式,比如有的外形像西瓜,就叫做西瓜灯;还有蒿子灯、莲花灯等等。
但以荷花造型最为多见,大抵也跟此时荷花盛开有些关系。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jiugong/280.html
- 上一篇: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节气 适时食物养生降躁
- 下一篇: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 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