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之于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之于现代农业的生产,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虽说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使农作物种植达到了高质高产的目的,但天气依然是一个影响农作物生产的客观因素。
小暑的三侯是什么
小暑的物候特征,可简单归纳为三侯。
所谓三侯,是小暑独有的节气特征,分别指的是温风至、蟋蟀居宇、鹰始鸷。
一候:温风至,指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三候:鹰始鸷,是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天气特征
小暑节气的日期,一般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者7月8日开始,它的主要天气特征为温度的回升,天气的炎热。
这是因为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从字义上来讲,“暑”即“热”,说明小暑时气候炎热。
历书中曰:“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也就是说,此时天气虽然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作“小暑”。
不同地区气候变化
在全国不同地区,正值小暑时节,会有不同的天气表现。
在我国的大部分南方地区,雷暴天气会多一些。
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
小暑开始我国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
小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天气炎热富有乐趣可保健康
中国古代以农耕文化为主,古时候人们为了减少天气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于是便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对自然天气进行研究,并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气候自然变化,这种变化便是演变至今的节气,之于农作物的种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小暑气候特点
小暑,作为24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它的气候特征可简单归纳为四个字:炎热天气、雨水增多。
在小暑节气,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而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进入小暑,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风俗之一:斗蟋蟀
在小暑时节,因温度回升,天气炎热,时常能够听到蟋蟀的叫声,因此,在这个节气,也逐渐形成了以斗蟋蟀为乐趣的风俗习惯。
周书》上说:“小暑之日温风至,后五日蟋蟀居壁,后五日鹰乃学习。
”温风其实是蒸腾的暑气,它丝毫吹不动树上的枝叶。
“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蟋蟀古称“促织”,人们在听到蟋蟀的鸣叫后,常常会为辛劳的织女感伤。
风俗之二:游伏
因小暑天气炎热,所以在这个时节,不少家庭会给自己安排到郊外游玩的活动。
因“伏”与“福”字同音,所以“游伏”本身,也可看作“有福”,带有保有全家健康的寓意。
与此同时,在炎热的天气来到郊外游玩,能够暂时摆脱城市给人的一种挤压之感,同时还能够获得到自然带给人们的一种凉爽。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ouxiangwuxing/452.html
- 上一篇: 《韩非子说林上》:
- 下一篇: 纹身影响风水吗 慎重选择命理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