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已经在秋季,所以天气是很好的,这时候秋高气爽很适合户外的运动,所以重阳登高也从古至今得以很好的流传了下来。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知道重阳有登高的习惯,但是登高有什么说法可能就不太清楚了,对于中国的传统我们有必要多去了解其中深意。
重阳节敬老的传统意义
带上家里的老人在重阳节的时候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喝米酒是重阳节几个比较流行的习俗。
作为传统节日重阳节,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浓浓情思。
重阳节的美好寓意主要是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两方面。
古时候人们认为九九重阳是非常吉祥的日子,民间在重阳节期间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插茱萸、拜神祭祖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的含义,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登高吃糕的习俗
除此之外,重阳节许多地方还会吃米糕,这种习俗也是根据重阳登高演变而来的。
传说登高可以躲避灾难,而不能登高或者不想登高的,重阳节吃重阳糕是为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去登高或登不了高的人的一种特别设计。
因为“高”和“糕”同音,用吃糕来代替登高,象征着“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的祝福之意。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
重阳登高的意义远远不止是登高赏菊喝敬老,还有很多方面的寓意。
1.重阳节习俗之一就是登高望远,其实,重阳节的登高寓意很是简单,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可见,这个节日登高是为了怀念远方的亲人,寄托着自己的思念之情。
2.重阳节登高有辟邪之气之说,古人认为重九之时,天气下降而地气上升,天地二气相交,不正之气弥漫。
为避免接触不正之气,须登高山以避重九之邪之气。
加上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非常适合登高远望。
3.古代对山神有崇拜之情,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登山拜神以求吉祥。
《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是步步高升吗 接纳阳气节节高升
登山是我们喜爱的一项户外活动,在重阳这天,登山我们称为登高,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下传统活动,而且这天登高我们会带上家里的长辈一起登高望远,是对长辈们的祝福。
虽时至今日,重阳登高的习俗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重阳的历史由来
重阳节最开始初见雏形并小有规模可以追溯到我国汉代的时候,汉代的时候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
汉代作品《西京杂记》中收录了古时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在文字资料上关于重阳节求寿之俗的最早记录,据说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重阳的象征意义
重阳节的时候有条件的人都会去户外登高,这一习俗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登高有象征着我们节节高升不断向上的意思。
二是可以避祸,桓景的故事就强调了这一点。
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它没有什么科学道理,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古人却很相信。
三是古人相信,在地气上升、阳气下降之时,登高行为可以更好地避开地气,更多地接纳阳气。
四是登高行为确实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立于高处,天朗气清,叶红菊黄,确实赏心悦目。
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作用,对健康肯定有益。
重阳放纸鸢习俗
重阳除了去户外登高以外,人们还会再重阳的时候再户外防纸鸢,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放风筝。
放纸鸢和“放吉祥”、“放福气”的美好寓意巧妙地结合起来了;充分表现出了古人的智慧和对美好寓意的向往。
古人历来就有重阳赏菊花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称菊花节。
人们认为菊花象征着长寿,所以赞美菊花为“长寿之花”;同时也因为菊花“凌霜不屈”而为人们所欣赏。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fsx/300.html
- 上一篇: 白羊座情侣专属头像霸气
- 下一篇: 为什么清明节要扫墓 以表对祖先思时之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