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月的时候我们会过的非常安逸,因为正月中还算是在过年,正月的时候有这一天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是新年,而以后的几天以内都是新年的延续,所以在结束正月以后,二月份的农历二月二是最一开始的节日,也是龙抬头的日子。
万物茂也
在中国的节日当中,二月二的龙抬头并不是一个很大的节日,但是农历的二月二却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龙抬头日处在卯月的惊蛰、春分之间;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为生发之大象,代表着生机茂发,
农事活动
虽然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龙的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其实是没有远古神话当中的龙的存在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
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
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极其崇高地位
在古代,人们常常把皇帝看做是天龙之子,也只有皇帝才可以佩戴或者穿着与龙有关的东西。
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所以“二月二,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
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为什么今年没有大年三十 有大小月之分
相信很多都发现了今年并没有年三十这一天,很多人表示不解,那是因为我国农历新年,要考虑到月亮的盈亏圆缺来合理计算,俗称“朔望月”,塑望月很特殊,日子有长有短,整个月每天时常算下来一个月只有29天12小时,所以过了腊月二十九直接到了大年初一。
朔望月
我们都知道,除夕夜是每年农历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通常都是在十二月三十,但并不是一定在这一天的。
就好比这一年的除夕就是农历腊月二十九,阳历2022年1月31日。
我国农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
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钟(29.5306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
有大小月之分
月份是有大小月之分的,每年农历腊月的天数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年份为二十九天,有的年份为三十天,因此有的年份没有腊月三十,腊月二十九就为除夕。
而除夕是29号的年份也是不固定的,不能按照规律推断。
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十二月没有三十日是常有的,也就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
除夕习俗贴春联
除夕无论是在腊月三十还是在腊月二十九,都会有很多的传统风俗,就好比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春联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
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
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
生旺火,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sx/376.html
- 上一篇: 正月初一新年到家家户户放鞭炮 开门炮仗满地红
- 下一篇: 大暑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食用伏姜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