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历史背景和传统习俗是非常多样化的,其中包括一些民间神话故事,传统习俗、传统美食等等,在我国不同地区,由于人们的文化差异,导致在中秋节这天各个地方都由属于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这也是一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又称为拜月
中秋节最早是人们对于天文现象的一种崇拜,。
古代人们夜观天象,总能够发现一些奇闻异事。
祭月就和古代天象息息相关,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美好的祝福。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拜祭月神。
自古以来,在广东部分地区,人们都有在中秋晚上拜祭月神(拜月娘、拜月光)的习俗。
供桌上摆上月饼瓜果
在祭月这天,人们讲究设家宴,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共今晚餐,享受团圆景象。
在祭月大典上人们普遍会摆放一些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
在月下,将“月神”牌位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祈求福佑。
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吃月饼表团圆
如果说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东西,那一定是月饼。
月饼是中秋节历史悠久的传统美食,又叫月团,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中秋节观潮的寓意 气势恢宏大气天下奇观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中秋的时候我们会举办的庆祝活动是很多的,虽然大家过得是同样的一个节日,但是风俗习惯却是有所不同的。
像闽南地方在中秋的时候会举行一种很盛大的活动-博饼,也就是通俗的摇骰子,而在一些地方中秋的时候会去观潮。
观潮为中秋一大盛事
中国的观潮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中秋节的潮汐是一年中最壮观的,所以满满的就成为一种习惯。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
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
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最富盛名钱塘江大潮
要说中秋节观潮最富盛名的地方就是钱塘江大潮,每年都会吸引着无数的观潮爱好者前往一睹为快。
北宋诗人潘阆的《酒泉子》中写道: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这首诗便是当年弄潮与观潮活动的真实写照。
钱塘江涌潮蕴藏着丰富的潮能资源。
河口澉浦的多年平均潮差为5.57米,最大潮差8.93米,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地方。
观潮观天下奇观
中秋的潮汐变化让古人的文人墨客叹为观止,所以就有很多描写潮汐壮观的词句。
唐代白居易所写的《咏潮》,诗云:“早潮常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
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 就算是宋代巅峰,但明代也未曾衰落多少。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记当时的观潮盛况,仍不减当年。
文云:“郡人观潮,自八月十一日为始,至十八日最盛,盖因宋时以是日教阅水军,故倾城往看,至今犹以十八日为名。
非谓江潮特大于是日也。
是日,郡守以牲醴致祭于潮神,而郡人士女云集,僦倩幕次,罗绮塞涂,上下十余里间,地无寸隙。
”钱江观潮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
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
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fsx/419.html
- 上一篇: 冬至三九天2021时间表 冬泳时间多长合适
- 下一篇: 右上眼皮跳吉凶预测很准 十二时辰眼跳吉凶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