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通过苏轼的水调歌头,其中有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这句话原是苏轼为感叹与亲友兄弟别离之痛,但在天文学上来看,却也是对月亮形变的一种描述。
在天文学中,根据月亮的不同形状,也有很多不同的名称。
什么是月相
在天文学中,人们管从地球上观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的部分为月相。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露出一半的月亮
根据农历的不同时间,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每月的初一基本是看不见月亮,初二初三月亮最小,是钩状,然后逐渐丰满圆润。
在农历十五、六达到一个整圆,故月亮在初七初八,太阳落山时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人们看到,称之为“上弦月”。
十五满月日
每月的农历十五十六是月亮最圆润的时间。
此时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图中的位置5,黄经差为180°。
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
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
七月初七的节日及风俗 七夕节里有习俗
每个节日或者特定的日子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意义,对于七月初七这一天来说,人们一般都不陌生,这是传统的七夕,有很多的习俗传统,而且我们也都很好奇它的来源。
所以我们作为中国人,也要多加了解这些传统文化,才会更好的传承这些传统。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
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即七夕节,也叫做乞巧节、七巧节。
它的起源在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
此节日来自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表达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双方对爱的承诺。
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
关于乞巧的做法
在这一个节日中,有很多的风俗习惯,其中广为人知的,就是很有名的穿针乞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蛛丝乞巧则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中,以其织网疏密为得巧多少;明清时代流行的投针验巧是指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
拜七姐习俗
在七月初七这一天,某些地区会有一个固定的节目,就是拜七姐。
在七月七的七娘会,广东多称“拜七姐”,闽台即称为“拜七娘妈”。
在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各种奇巧的玩品,用通草、色纸、芝麻、米粒等,制成各种花果、仕女、器物、宫室模型等物。
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浸,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或组织大家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头像五行 乔一头像风水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乔一头像风水学 原创
乔一老师个人微信号:522138292
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tuzhidaquan.com/txsx/624.html
- 上一篇: 腊月二十八是几月几日 公历2022年1月30日
- 下一篇: 适合做微信头像的图片 以什么为主好看